在未来中,锚定智能坐标
在4所参访学校里,AI火星救援车“登陆”小学校园;职业技术院校正着力培养创新型“数字工匠”;仿生鱼成为跨学科实践的载体;大模型诊断助力果农丰产增收……
“教育已经进入改变底层逻辑、重塑教育生态,资源共创分享、消弭数字鸿沟,素质能力重构、促进全面发展,全球开放合作、推动文明互鉴的智能时代。”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开幕式上,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主旨演讲中说。
长江浩荡,武汉见证着千百年南北交融。
走进大会,可以看到更多智慧赋能教育的新形态。
未来课堂、未来学校、未来教师是什么样?
5月14日至16日,智能时代的浪潮向武汉奔涌而来——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此举办。大会以“教育发展与变革:智能时代”为主题,来自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、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、大中小学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等,共绘属于智能时代的教育星空。
“老师,我们组预测了一些蛋白结构,但不确定蛋白在病毒的什么位置。”随后,在教师指导下,AI导师慧雅展示了实验数据并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学习瓶颈。在开幕式展示中,师生运用人工智能、虚拟仿真等技术,探索从蛋白质结构预测到小分子药物设计的学习研制过程,共同呈现了“师—生—机”三元一体、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。
这是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探索。
在教育数字化成果展上,50多个展项集中呈现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及政策成效,生动展示数字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领域的丰富实践。
“我们不仅看到了很多数字化前沿技。